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它心得体会 / 南方雪灾的总结反思:从罕见雪灾想到"藏富于民"

南方雪灾的总结反思:从罕见雪灾想到"藏富于民"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更新 2022-05-02  |   人气 400

针对当前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国务院近日部署安排煤电油运保障、抗灾减灾工作,温家宝总理强调“坚决打好这场抗灾减灾的硬仗”。

适逢春运,这场影响到全国十多个省份的暴雪灾害,已升级为当前最重要的公共事件,灾情进展和抗灾工作令全国公众牵挂。透过这场罕见雪灾,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即“藏富于民”。

在我国过去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藏富于民”主要体现为“藏粮于农”。大灾之下,只要家家户户还有余粮储备,就具备了基本的抗灾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藏富于民”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对市场经济之下的居民来说,“藏富于民”意味着:牢固的房屋建筑、充实的冷冻食品,繁荣的商场超市、忙碌的农贸市场……最后也最直接的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而抗灾救灾的内容也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的集体抗灾救灾,涉及重要公共物品的维护和保障,如对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的保障,还包括对严重受灾群体的救助,这些属宏观层面;另一部分是家庭或个人自主进行的自救,包括食品采购、保暖取暖等,属微观层面——“藏富于民”就意味着,应该让公众具备更强大的自我保障及自救能力。

“藏富于民”的好处就在于,当自然灾害爆发时,由于公众抵御能力较强,能够以家庭为单位迅速决策、自我动员,尽量减少灾害的影响。

在一个“藏富于民”的社会,民众越富裕抗灾能力就越强,政府也就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公共物品供给上,无需事无巨细、甚至大包大揽,从而促使全社会御灾能力增强,用最小的成本战胜灾害。

说到本质上,在应对灾害时,“藏富于民”体现出的是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涉及政府与市场这一重要关系的互动与互补问题。对此,透过这场罕见雪灾,我们有必要加以总结反思。

与南方雪灾的总结反思:从罕见雪灾想到"藏富于民"相关范文:
学习阶段情况总结及转段申请报告(典型示范版) 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 工商局长在局效能建设讲评会上的讲话 学习大学生就业创业报告团演讲心得体会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学习反商业贿赂心得体会治理商业贿赂从红包开始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党员先进性教育阶段学习体会 关于乡镇临雇人员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五个突破点 科研单位领导班子党性分析材料

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南方雪灾的总结反思:从罕见雪灾想到"藏富于民".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