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遗韵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更新 2022-12-30  |   人气 435

电视散文脚本

峡口遗韵

拍摄提纲

一、拍摄主题

在凄凉荒芜的景色中,峡口古城那残缺的遗址,虽然被遗弃的那种孤独和沧桑所淹没,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那种源源流长和刚直不阿的顽强精神,在峡口古城的遗址中依旧能够传人人们的视线,叫人凛然起敬。同时反映出峡口古城及山丹汉、明长城在历史岁月中的沧桑变化,向人们诉说着过去在古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二、拍摄思路

1、片头,从苍茫的焉支山下,遥看着峡口古城慢慢推进。

内容:古城、城门、过街楼、城池民房、护城河、城墙残垣。

旁白:地处河西走廊甘凉咽喉地带的焉支山东麓,座落着一方古城,这就是闻名遐尔的古城堡---峡口。

峡口古城始建于何朝何代无史料可考,但现存遗址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年,城池面积19万平方平米,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并都带有瓮城。城内仅有南北一条大街,在街中心矗立着一座过街楼阁。古城北门连接城外,四周设有护城河。

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片充满凄凉的断壁残垣和几个兀立如泣的瞭望土墩,只有这条用大砖砌起的、坚固不朽的城门洞,仿佛给现代人诉说看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

在峡口古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先有峡口城,后有山丹城。这是令峡口人最自豪的一份历史文化遗产.从这句流传的话语中,完全可以窥视到峡口古城的悠久历史。

2、分项陈述

内容:古城远景、稀落的民房、古城侧景、峡口山、峡口、汉明长城。

旁白:在18世纪40年代,林则徐从新疆返京途经山丹夜宿峡口古城时,曾经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脂山无片脂,玉门不生玉,

荒戌几人家,如棋剩残局。

诗里的“脂山”指的就是焉支山,林则徐在写这首充满苍凉的诗句时,与他当时那种远离家乡、遭受朝庭冷落的心境是分不开的,但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完全描画出了峡口古城周围的空旷与险要。

峡口古城是古丝绸之路这个通道的一个重要军事关峡,地势十分险要,具有扼控甘凉的要塞之地,指的就是这峡口古城。

在汉代峡口被称作泽索谷,为了扩展疆域,早在汉武帝时代就在这里屯兵防守,是峡口古城最早设防的记载。

峡口山势险峻,劈立而起,隘口狭窄,陡峭欲倾,具有车不并驾,骑不能双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处。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3年)刑部郎中陈棐奉敕巡察河西兵防时,在此写下了“锁控金川”四个大字,其说明了峡口在当时军事上的极其重要性。

峡口古城险居于峡口呈“八”字形中间的下端,真是居高临下,固若金汤,窥视北方。站在城门上面向西北眺望,那一望无际的平原大川尽收眼底,是镇守边关的一方军事重地。尤其是这段完整而充满伟岸的明长城,若如一条蜿蜒蠕动的巨龙,从脚底一直延伸到那渺渺茫茫的烟雾之中,看去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令人荡气回肠。

据峡口老人说,峡口因镇守边关功勋卓著,地势险要,朝庭拨巨万银两。将峡口城筑成铁包城,由于地方官吏的腐败、筑城银两层层剥皮,中包私襄,银两送到峡口城已是所剩无几了,就这样原来拟建的铁包城就成了后来的砖包城了.

峡口古城是历代兵营之地,现在峡口虽然只有百十户人家,但姓氏复杂多怪,单姓独户居多,颇为奇观.追其渊源,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役后代。直到现在峡口古城廓虽然早己消逝,但居住在城里的住户仍然被称作城里,居住在城外的叫城外。峡口古城在峡口人的心目中依然完整无损。

相传,峡口古城有一口大钟,重过半吨。口径

四、五余尺,每当敲击一下,音闷声宏,能传播四十余里,它曾为边疆的安邦定国和峡口古城军营的起居安详相伴了数百年。此钟被熔于1958年大炼钢铁的激进年代。

三、重点叙说

内容:过接楼、不同角度的峡口古城、天现鹿羊。

旁白:在峡口古城最属盛名的就是这一尊过街楼子。她虽然年事以久,风吹雨蚀,破烂腐朽,尤其是上面的这层楼阁,墙体剥落坍塌,屋顶上那四只翘首高望的斗角被阳光照晒得溃烂发白,但她依然高高耸立在城池中央,以悲壮不屈的精神,默默地向世人们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同时也向世人诉说着她几百年来的沧桑岁月和历史变迁。阁楼上面那“威镇乾坤”四颗苍劲有力的大字依稀可辩。

卒律焉支漾万红,登楼独对漫书空。

三秦锁钥河山险。万国车书驿路通。

远水兼天浮落日,孤城隐雾咽归鸿。壮壮怀欲道筹边志,依笔深惭句不工。

这是清代诗人马羲瑞的诗。诗中的“登楼独对漫书空”的“独楼”,指的就是峡口古城的这条过街楼,“孤城隐雾咽归鸿”的“孤城”就是现在遗存的这个峡口古城。

峡口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尤其是在峡口山上的“天现鹿羊”,令人回味无穷。提起“天现鹿羊”,却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故事。在明万历四十八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峡口都司甘胤在饮酒昏睡后,梦见峡口山上天晴日丽,险峻的石崖上迎风站立着许多黄羊和画鹿,颇为奇观。等酒清梦醒之后,令都司甘胤兴奋不已,他认为此梦是一种吉祥之兆。带着余兴,急忙上山寻找。来到山上结果什么也没找到.就在都司甘胤垂头丧气准备回城歇息时,都司甘胤却在石崖上面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石画。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岩画,上面刻画着羊、鹿等许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动物画象,使都司甘胤看后惊叹不己,振臂呼叫,就在都司甘胤兴奋之际奋笔在石崖上写下了“天现鹿羊”四个大字。直到现在这四个大字还依稀可辨。从此这个有着岩画的山沟就被叫做了羊鹿沟。羊鹿沟的地名一直延用之今

四、提升重点

内容:汉、明长城,令人耳目一新

旁白:提起峡口古城,就不能不和汉、明长城联系在一提起。

与明长城并列沉卧的这条沟痕。就是我国最早的汉长城之一,它因地制宜,挖沟取壕。峡口的汉长城以她独特的身姿,静静地安躺在这广袤的荒原上,没有呼唤,没有伸呤,也不被世人轻易的发现。几千的时光已去,但我们今天来目睹她的风采,她依然散发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和雄奇。

明长城,在这空旷的原野上,浩浩荡荡,蜿蜒横卧,它那朴实厚重的身姿,虽然在根基里就充满了古老的土气。现在却依旧飘零着悠悠的历史沉香。

数百年来,风吹雨蚀,历经沧桑。今天,她虽然承受着巨而无情的冷漠与孤寂,但犹如一位精神矍烁的老人,顽强地屹立在这片贫脊的黄土地上。

就在金山子的长城脚下有这样一方古井,它与明长城同生同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山丹大地上我们现代人打下了近百眼机井,才经过了30多年的光景,许多机井已经枯歇或者坍塌了。而这一方古井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历程,它却一直保持着水旺清澈,凛冽甘甜。在我们山丹本来就是一个缺水少雨的干旱地区,有这样一口古井,不能不说是一种神奇。

在这莽莽的荒原上,明长城虽然没有八达岭长城那样威然雄壮和锐利正齐的棱角,但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边关安宁,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为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智慧,重重地写下了灿烂的一笔。明长城的存在,是我们山丹古老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明长城并非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凄寂黯然的,她在文化人的眼里仍然不失往日的伟岸,而且被当今的长城专家喻为“中国露天长城博物馆。”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益提高,促进了族游事业的的遗勃发展。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再度复兴,古老的明长城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吸引了不少中外的长城爱好者,络绎不绝前来观赏凭吊。许多国外游客在古长城脚下燃火野灶,风餐露食,并旦不颈大西北的风寒夜凉,蜷缩在星空之下,亲身体验当年中国将土镇守边关的风采。

峡口遗韵,长城巍然。她将会像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风,载浮着历史的沉香,抒发着历史的呼唤,并且以古老的文化底蕴,走向人们的心中。

峡口遗韵,沉荫飘香。

与峡口遗韵相关范文:
单口相声剧本《抬杠铺》 远教之歌(相声) 如此上班 八扇屏 奇 思 妙 想 钓鱼 相声如此教育 拴娃娃(马三立赵佩如) 收荒匠Ⅰ() 少儿相声 他俩和她俩

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峡口遗韵.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