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剃头大师教学实录窦桂梅教案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的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了光头,还把姑父的睡衣弄满了碎发的闹剧。在教学设计中,我会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画、议,引导学生理解“我”给表弟剃头的过程,体会孩子们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最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童年有趣的事,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师)
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前准备1.制作课件。(教师)
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
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用时:20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
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
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1.读拼音,写词语。
lǐfà
dǎnxiǎo
()()
chóurén
duóménértáo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
央求: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3.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节。(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4.听写词语。
表弟胆小理发仇人骂人付钱双倍虽然
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有理发的经历,所以在谈论小沙的剃头经历时,学生都能踊跃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就理清了课文顺序,也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复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学生复习生字、词语。
2.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5.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读第2~6自然段,体会小沙对剃头的害怕心理。
2.引导学生读第7~17自然段,体会小沙的情感变化。
3.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4.指导学生自读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结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
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
4.读文,交流“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我”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6.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读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态度变化的词语。
央求→()→()→()→大叫一声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用时: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1.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互相交流。8.“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请讲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
年的趣事。
2.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学目标: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点
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教学难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师:童年是美好的,就像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就算是调皮的时光,也让我们回味无穷。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沙剃头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也遇到了一些不太好懂的的词句。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19课《剃头大师》。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由读文,看看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注重学生的释疑,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1)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样。”
预设:因为老师傅的老掉牙的推剪,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抓住重点字词“常常”“咬”联系生活经验感受到小沙的痛苦。
【抓重点词,结合实际更容易理解】
预设: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预设: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夺门而逃”“耿耿于怀”是什么意思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句。
(2)“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预设:“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剃头老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
师生合作朗读。
“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这样的发型还像什么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题目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为题目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展示彰显一节课的收货。】
预设: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装懂,硬冒充“剃头大师”,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得不成样子。预设:通过这件事,是在回忆童年的趣事,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4、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这就是童稚童趣。推荐课外书《开心男孩》。
5、板书设计:
近500万道试题、20多万套资源、50多万篇作文、60多万篇范文免费使用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